二十九章 酒神袁涛初发威_四合院之再战风云
笔趣阁 > 四合院之再战风云 > 二十九章 酒神袁涛初发威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二十九章 酒神袁涛初发威

  放好了礼品,袁涛又取出些海鲜以及牛羊肉,万事俱备只欠东风。

  直到下班马华也没有来通知袁涛,袁涛心情大好。

  傻柱下班来的很快,在厨房处理食材,他的笨徒弟马华也跟了过来,马华炒菜技术还没有开始练习,但是刀工却已经练习了一年有余。

  过了半个小时保卫科的干事先到了七八个,夜班的没来,等会白班他们吃完去替换。科室的几位科长像是提前约好了,大家提着礼品一起来的。

  袁涛接过礼品,安排众人落座。早有保卫科几个人把水给倒上,袁涛陪着几人侃大山。

  在座众人对傻柱的手艺是期待已久,但是除了几个科长能陪领导接待上级,偶尔吃上一次,其他人只是耳闻。

  傻柱有了马华的帮助,干起活来更是飞快,不一会功夫就开始上菜了,袁涛安排保卫科的几人撤下水果、瓜子,换上酒杯。

  每桌十道硬菜,除了猪肉、牛羊肉还准备了清蒸梭子蟹,红烧八爪鱼等海鲜,保卫科几个干事和马华凑了一桌,袁涛拉着何雨柱、吴长有跟几个科长们做了一桌。

  酒水用的是西凤酒,袁涛起身给众人倒酒,吴长有想接过来,被袁涛制止。

  袁涛倒完酒后,举起酒杯,提议众人第一杯敬伟大领袖,他领导大家推翻万恶的旧社会,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,是全国人民的大救星。

  大家站起身来,恭敬地一饮而尽。

  接下来袁涛不在劝酒,只是与周边的几个科长频频举杯,不一会已经喝了六七杯,众人纷纷恭维好酒量。

  袁涛在自己桌上敬完一圈酒,又来到另一桌挨个碰杯,一会功夫已经是喝了一斤半往上,众人纷纷劝止,这里只有傻柱最清楚袁涛的酒量,看着众人表现不以为意。

  袁涛此时脸色微红,酒兴正佳,自是不肯放过众人,拉着几位科长继续畅饮,到最后只袁涛一人就喝了不下三斤,看着依然清醒无比的袁涛,众人皆震惊不已,遂送绰号“酒神”,经此一役,袁涛的酒神大名也是传遍了轧钢厂和四合院。

  临走之时,袁涛让大家拿上提前准备好的礼物,众人一看,纷纷咂舌,就这堆礼品少不得也得300朝上,何况有钱也买不到。

  袁涛看众人不解,就道:“我有个朋友在商业局,多少有些门路,另外我继父在部队,发的东西也是吃不完。”

  大家看向袁涛的眼神更加敬畏,这袁涛不会是高干子弟吧,众人越想越觉得靠谱。

  袁涛也给马华准备了些礼品,10斤白面,5斤猪肉,其他的没有了,把马华感动的不要不要的。

  傻柱的那份按照科长待遇给的,这段时间没少麻烦傻柱,当然傻柱跟袁涛也从不客气,总想着有一天当袁涛的大舅哥呢。(这厮也是想瞎了心了)

  三十当天工厂已经全部放假了,不过跟袁涛没有关系,反正今天也不是他值班。

  早上给何红英运了一车年货过去,禽蛋肉菜,米面粮油,各种副食,以及一大堆的烟花爆竹,弄得何红英还以为袁涛抢了那个供销社呢。

  袁涛只好再三解释,这都是年前别人送的,自己也都回了礼物回去。何红英这才放下心来,看到里面还有一只鹿腿,很是惊奇。

  这只鹿腿是王所长前几天送过来的,说是宋国梁捎来指名点姓给袁涛的,袁涛也回了一份厚礼。

  秦守业还没有回来,说是上午去昌屏基层慰问去了。

  袁涛跟母亲打了个招呼,说先回趟四合院,他的春联还没贴。

  到了四合院,三大爷正在给各家送春联,闫解放托个盘子跟在后面,盘子上放着写好的春联,每送一家,人家就给递上两三毛钱的润笔,还有的再给放上两块水果糖,引来闫埠贵一阵感谢。

  等到后院的时候,盘子里的春联已经没有几份了,闫埠贵看见袁涛回来,连忙上前讨好的道:“袁科长您回来了,我早已经给你准备好了春联,一会叫解放和解旷来给你贴上,糨糊我也准备好了,你什么都不用管。”

  袁涛从兜里掏出5毛钱,递给三大爷道:“那就辛苦三大爷和解放、解旷了”。

  三大爷连忙推辞道:“不用不用,咱们这关系,不用客气,你为了咱们院里的安全日夜操劳,我能为你做点微不足道的小事,哪能还收你的钱呢。”说完坚决不受。

  袁涛看三大爷坚决不收,也就不再客套,谢过三大爷就进屋去了。

  三大爷自从上次与袁涛交恶,整日里提心吊胆,生怕惹来袁涛的惦记。这次好不容易趁着过节,想和袁涛缓和下关系,所以这老扣才咬牙放弃了到手的五毛钱。

  过了一会,闫解放带着闫解旷来到袁涛屋门前,给袁涛贴上春联。袁涛看他二人贴好,掏出一把奶糖,递了过去。

  二人接过奶糖,很是高兴的说了句:“谢谢涛子哥”。

  北方的习俗是年三十给祖先上坟请回家来,初一再送祖先回去。

  以前大户人家祭祖可谓是程序繁杂,建国后没了那么多复杂的仪式,但是年三十给祖先上坟的习俗还是保留了下来。

  袁涛的老家在冀省狮城,祖坟也在那里,父亲牺牲在高丽,遗骸也留在高丽的烈士陵园里,这些年袁涛在部队一直没给先人上坟。

  今天袁涛突然想起父亲来,袁涛对父亲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,父亲牺牲时他不到13岁,而且父亲那些年一直在外打仗,和他们母子聚少离多。但是在袁涛心里父亲的形象,一直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。

  袁涛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就去世了,母亲一个人拉扯他长大,叔叔和伯伯一家日子也过得清苦,没有余力帮扶他家,叔叔伯伯唯一能帮助的地方,就是给他们家的地锄锄草,麦收或秋收的时候,帮忙往家背下庄稼。

  袁涛父亲牺牲后,傅伯伯把他们接到石市,何红英与老家一直有书信来往,还经常寄钱回去,虽然不多,但是也极大地缓解了叔叔和伯伯的困窘。

  母亲娘家人口不少,但那时讲究“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”,闺女回娘家求援会被兄嫂和弟妹嫌弃的。

  不过自己的几个舅舅、舅妈,倒是没少帮助母亲和自己。鬼子和汉奸抓捕组织家属时,自己和母亲就在舅舅家躲了好几个月,几个舅舅、舅妈从没嫌弃,而且记忆中自己的小舅那时还没有结婚,总是带自己冬天抓家雀,夏天逮知了。

  这些年自己当兵从没回去过,连自己的大舅妈去世也没能回去。袁涛心里对此一直感到亏歉,倒是母亲回去过几次。

  想来自己小舅应该结婚有孩子了吧,大表哥也应该结婚了吧,想到这里袁涛暗暗决定明年一定找机会回趟老家。

  袁涛看看家里也没什可收拾的了,就从橱柜里拿了二斤猪肉,一点白面,还有2斤白糖出了家门,来到聋老太太门口敲门进去,把东西放在床上,对着聋老太太道:“老太太,我给您拿了点过年的东西,您收好,叫柱子哥给您做好吃的”。

  老太太看到床上的东西,欢喜的牙都露了出来,高兴得到:“谢谢你还惦记着我这老太婆”。

  袁涛陪老太太坐了一会,就起身告辞离开了。

  四合院这边的事情基本上都完活了,袁涛骑上自行车,去了部队大院。

  到了院里,何红英正在准备晚上的饭菜,秦守业也已经回来了,正帮着摘菜。袁涛放下手里的干果,洗手帮忙,一家人干活很快就准备完毕,鱼和肉都已经提前炖好,只剩蔬菜一会吃饭在炒。

  部队的供给比地方要好很多,秦守业又属于高干,家里的年货,发的还是很齐全的。即使袁涛不带东西物资也是很充足的。何红英在军人服务社地位比较超然,服务社里的领导对她也是格外照顾,跟刚进京时相比,还显得更加年轻了一些。

  刚过下午五点何红英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起来,袁涛搭下手,很快丰盛的饭菜就摆上了餐桌,有鸡有鱼,还有红烧肉、炖排骨,炖牛肉,清蒸大闸蟹,油焖大虾,葱烧海参,感觉比傻柱做的还要美味。

  秦守业打开了一瓶茅台,全家人一起倒上,阖家共饮,满堂欢笑,其乐融融,过年的气氛愈加的浓厚。

  吃完了晚饭,一家三口围在茶几上包饺子,饺子馅何红英已经提前调好,袁涛擀面皮,何红英和秦守业负责包饺子,幸福的气息流传在其中。

  袁涛特意让何红英多包了一些,准备第二天早上给值班的队员带过去,让他们尝尝。包完饺子何红英用棉布盖了起来,放到屋外冻了起来。

  袁涛拿出准备好的烟花,摆到院里,逐个点燃,顿时只见烟花冲天而起,到了空中炸裂开来,宛如一朵盛开的菊花,渐渐舒展开来,又变成了无数朵,五颜六色的繁花,向下向四面八方铺展开来,逐渐的消失。

  紧接着一个又一个的烟花飞上了半空,轰轰轰的像一朵朵牡丹盛放,盛放之后,像是从天上泻落的瀑布,飞流直下散落在夜空。

  院里的人们纷纷被烟花吸引出来,尤其是小孩子有的围着烟花嬉笑打闹,有的吓得躲在父母身边远远观看,还有的但大一些的,向袁涛恳求自己想点一个。

  袁涛把手里的香递给了周边的小孩,自己在一旁观看。

  思绪随着一个又一个的烟花飞向半空,逐渐迷失。

  后世的自己最喜欢每年这个时候和爸爸、哥哥一起放烟花,还有跟在自己身边的那个小丫头,总是围在袁涛身边,看着他把一个个烟花点燃,高兴地蹦着跳着,比自己点燃都高兴。

  还记得小丫头送自己当兵走的时候,舍不得让自己走,趴在袁涛怀里失声痛哭,把自己刚发的军装都给弄湿了,新兵期间收到她的来信,自己还偷偷躲进厕所里掉眼泪。

  忽然又想起了自己那不靠谱的系统,到现在功德值也才不到160呢,还不到返回要求的2%,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001web.net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001web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