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实验结果_末世:都说了别叫我戴夫!
笔趣阁 > 末世:都说了别叫我戴夫! > 第34章 实验结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4章 实验结果

  坐在桌前,顾晨进行时实验的最后一项,撰写报告。

  数据被他重新整理,每一组数据整齐排列后写在纸上。

  顾晨先关注于单独的每一组数据,这本是他的突发奇想,但现在也能得出一个有用的结论。

  对于同一实验组,顾晨一共记录下三组数据,分别对应不同的时间点。

  一是刚刚从炉子上拿下的时候,二是冷却一段时间之后,三是彻底冷却到室温之后。

  每一个时间点记录下来都分别记录下土豆与锅内水的辐射值。

  而结果是,三个时间点下的辐射值几乎没有差距,至少以顾晨的辐射计无法读出这份差距。

  这也正与顾晨的想法相合,他本来就记得辐射不会因为加热而降低,现在的实验结果正好验证了这一点。

  实验组一:三个时间点下,土豆与锅内水的辐射值无变化。

  实验组二:三个时间点下,土豆与锅内水的辐射值无变化。

  尤其是实验组三,因为加热的只有辐射井水,所以顾晨将加热前最开始记录下的那一组数据也加入对比。

  实验组三:四個时间点下,锅内水的辐射值无变化。

  实验结论:温度并不能改变辐射值。

  这只是顾晨临时起意的实验,结论和验证过程十分简单。

  接下来的实验结果才是最令顾晨关注的,他先将三组实验的数据写在报告中。

  实验组一:加热前,未净化井水辐射值为四分之一,土豆辐射值几乎为零;加热后,未净化井水辐射值为五分之一,土豆辐射值几乎为零;净化该土豆需要“1”阳光。

  实验组二:加热前,净化井水辐射值为零,土豆辐射值几乎为零;加热后,净化井水辐射值为零,土豆辐射值几乎为零;净化该土豆需要“2”阳光。

  实验组三:加热前,未净化井水辐射值为四分之一;加热后,未净化井水辐射值为四分之一。

  数据中的几分之一,都是根据顾晨那个改装的吊坠瓶辐射计测量的。数字越小,代表着辐射值越低。

  这个实验数据让顾晨停笔许久,他一时有些无法准确地从数据中归纳出结论,他边写边自语道:

  “单看实验组三,再度验证了,加热不影响辐射值。而单看实验组二,我得不出任何结论。

  对比实验组一和三,可以确定在土豆和未净化井水一起加热的过程中,井水里的辐射减少了一部分。可它们去哪了呢?”

  疑惑间,顾晨又想到土豆为何辐射值一直不高且趋近于零,笼罩在心中的疑惑一时更多。

  【通过实验,你已认识到,辐射并不是这场末世的唯一威胁。请继续你的实验,弄清楚这场末世的真正威胁所在,以及辐射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。

  完成任务,奖励1000点经验值。】

  突然,顾晨想到植物研究所当中的任务,其措辞颇为有趣,现在他才意识到,“唯一威胁”其实还带着一种提示意味。

  面板早早就告诉他,这里还存在着其它的威胁。

  顾晨在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“x”,代表着“未知的威胁”,而后他又在纸上写下“辐射”两个字。

  阳光净化的,是有害的东西。而植物研究所,告诉我存在“x”和“辐射”两种有害的,经过水煮之后,土豆的危害就是来自于这两样东西。

  净化的井水是安全无害的,所以它煮出来的土豆,就是土豆自己本就有的“危害”,也就是其本身就有的“x”和“辐射”。

  而未净化的井水是有害的,但经过它煮制的土豆,却更加安全。

  从辐射值上看,“辐射”这一要素并未改变,那么就是“x”减少了,所以土豆更安全了。

  思绪逐渐清晰,顾晨盯着纸上实验组一的数据,从“四分之一”到“五分之一”。

  这意味着,井水中的辐射减少了。

  土豆中“x”的减少……顾晨感觉自己捕捉到了什么,他继续想着……同时还伴随着井水中的“辐射”减少。

  辐射能够减少“x”!

  在得出这一个结论之后,顾晨再回看正常实验,发现所有数据都能够解释。

  实验组一:未净化的井水中危害来自“辐射”,“x”的含量未知;土豆的危害则主要来自“x”,“辐射”很低。

  所以当未净化的井水接触土豆之后,水中的辐射就将土豆中的“x”减少,也就实现危害的减小,表现为只需要更少的“1”阳光就可以净化这土豆。

  实验组二:净化的井水无害;土豆的危害如实验组一。

  所以当井水接触土豆时,没有“辐射”去减少“x”,所以危害更大,表现为需要“2”阳光才可以净化这块土豆。

  实验组三:未净化的水有害,存在“辐射”以及含量未知的“x”。

  但单纯的加热无法影响“辐射”……顾晨看到实验组三的数据,已经隐隐有了猜测。

  单纯的加热不仅无法影响“辐射”,对于“x”也是无法造成影响的。

  而要验证这一点也极为简单,顾晨找来一口锅,放在炉灶上烧水,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锅上。

  【是否消耗2点阳光,净化这一锅井水?】

  顾晨一直盯着水烧开,直至眼前的字迹变化成为:

  【是否消耗2点阳光,净化这一锅开水?】

  从“井水”到“开水”,净化所需要的阳光始终是“2”阳光,这就是说明这锅水的危害一直是那么多。

  这也就验证了顾晨的想法:

  单纯的加热不仅无法影响“辐射”,对于“x”也是无法造成影响的。

  数据分析到这一步,整场实验就只剩下一个未解决的问题:

  加热在“辐射”减少“x”的过程中,扮演了什么角色?

  验证的方法也是很简单,顾晨再次弄来一锅井水,将土豆扔到里面。

  炉火烧得正旺,而顾晨则是一直盯着锅里的土豆。

  【是否消耗2点阳光,净化这颗土豆?】

  待到锅底微微冒泡,锅面上腾起一股水汽,顾晨发现眼前的字迹发生改变。

  【是否消耗1点阳光,净化这颗土豆?】

  见状,顾晨兴奋地冲回桌边,在纸上飞速记载下自己的实验结论。

  整场实验他已经彻底厘清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001web.net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001web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