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、第 50 章(捉虫)_九十年代翻身记
笔趣阁 > 九十年代翻身记 > 50、第 50 章(捉虫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50、第 50 章(捉虫)

  程楠捧着酸梅汤,看着二姐与小妹两人探讨奶茶店的后续发展,笑眯眯地说:“有这么能干的姐姐与妹妹,我就当个闲人,坐等着分红就好。”

  程珍雪瞥了她一眼,“我们家有个大姐不爱管事了,你可不能这样!”

  程楠嘟嘴:“我就说说嘛。”

  “还有人嫌钱烫手,”程珍雪嗔怪道,“妈妈忙瑜记奇味鸭已经够累了,奶茶店的事情我们能自己来就自己来。你要是没事就多去店里转一转,老板常去,那些员工才不敢糊弄我们,我们的店才会更好啊。”

  “知道了,知道了。”

  二姐如今越来越有威严,程楠还挺怕她的。

  程楠冲小妹使眼色,小妹不知道在想什么,没有接收到她求救的信号。

  不得已,她转移话题,“怎么没有看到大姐,这大热天的她去哪里了?”

  程珍雪笑道:“你是明知故问,她去张临哥那里了。”

  程楠长长地“哦”了一声,窃笑道:“看来张临哥马上就要成我们姐夫了。”

  两人都毕业一年,工作稳定,有坚实的感情基础,在程楠看来结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

  程宝菱被“姐夫”两个字惊醒,“姐夫?大姐有说过要结婚吗,她才刚满二十岁。”

  程楠道:“二十岁不小了啊,到法定婚龄了,他们谈了三年的朋友。”

  三姐的观念就是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人的观念,不算有错,但程宝菱上辈子见惯了三十岁还没结婚的人,乍然听说二十岁就要结婚,内心一时难以接受。

  “我们村子里的老人活到七十岁的有不少吧,就按一个人能活七十岁来算,二十岁就结婚生孩子,剩下的五十年就要开始对自己的小家负责任,围着丈夫孩子打转,想想都觉得累。”

  “不都是这样过的吗?”程楠疑惑。

  程珍雪却将这话听进去了,小妹跳级读书,虽然年纪小,但个性成熟,与三妹在一起,小妹反而像个姐姐。

  她细细地想了一通,“宝菱说得有道理,那么早结婚太束缚了

  ,我还有好多的事情要做,我至少要过了二十五岁再结婚。”

  程宝菱笑望着二姐,心想,如果二姐真沿着女强人这条路走,三十岁再结婚都不会稀奇。

  见程楠还是一脸不解,程珍雪加了个重码,“围着丈夫孩子转倒不要紧,再加上不省心的公婆和小叔子、小姑子呢?”

  程楠瞬间想起了自家爷爷奶奶及大姑、二叔,顿觉头皮发麻。

  这两年何佩瑜生意做的越来越好,家里眼见富裕起来了,二叔撺掇着程老头程老太不知道打了多少坏主意。

  爸爸妈妈感情是好,可分隔两地,程老头程老太天天在爸爸耳边吹风,长此以往,他们的感情肯定会受影响。

  “要是有我们爷爷奶奶这样的公婆,我还不如不结婚呢。”程楠怏怏道。

  “所以嘛,结婚不仅要看结婚对象本人,还要看他的父母,他父母难缠,媳妇嫁过去日子也不好过。”程珍雪一锤定音,“我们看张临哥是很好,就是不知道张临哥的父母是怎么样人,算了,这是爸妈跟大姐操心的事情,我们担心也没用。”

  “叮叮!”

  家里的座机响了。

  “喂!”程宝菱接起电话。

  “好,知道了,妈妈放心吧。”挂了电话,她摊手耸肩,“大人们忙,中午不回来吃饭,妈妈让我们自己做饭。”

  谁做饭?

  大姐读函授,平常时间多,她喜欢烹饪,家里做饭的人大部分是她,三个妹妹一般给她打下手。

  女生外向,大姐做老师,暑假有两个月的假期,但她大部分时间都去了张临那儿。

  程珍雪撸了把袖子,“我去下面。”

  程楠挎了脸,二姐从初中开始住校,在家的时间都少,根本没什么机会培养厨艺,只会煮面条,她不想吃二姐做的面条啊。

  “我来吧。”虽然手生,但有上辈子做饭的基础,程宝菱自信道,“凉面行不行?”

  “行行!”两个姐妹连连点头,顺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,“加点花生米”,“还有黄瓜”。

  碱面开水下锅,煮的稍软后,立刻捞出来

  过凉水。

  胡萝卜丝焯水;黄瓜切成细丝;摊个鸡蛋饼,切成蛋丝;再调个酱汁,把准备好的材料与面条拌在一起,最后洒上油炸花生米。

  红的、绿的、黄的,程宝菱出品的凉面在“色”字上让人无话可说。

  程楠扒完一碗面,还想再吃,去锅里一看,没了。

  “锅里不是还剩一些吗?”

  “哦,在我碗里。”二姐极淡定地说。

  “我还要吃!”程楠可怜巴巴又刮了一遍碗底。

  程宝菱笑得肚子疼,“下次,下次一定。

  一定多做点。

  程楠有午睡的习惯,吃过饭就回房间休息了。程宝菱冲着二姐招招手,两人一齐去了书房。

  “说吧,还有什么事情?”程珍雪慢吞吞地问。

  “二姐,你会去深城吗?”程宝菱问。

  “嗯哼。”程珍雪不置可否。

  “那就是会去了,帮我买点东西吧。”

  二姐目光如炬:“你想学人家炒股?妈妈不许我们这么做!”

  这个小妹鬼点子一向多得很,程珍雪一眼就看穿了,“九零年九一年最早那批买股票的人是挣了不少钱,但你不能光盯着人家赚钱啊,看过新闻没有,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五月份,股指跌幅接近50,大熊市啊。”

  “我知道啊,股票嘛,涨涨跌跌很正常,熊市牛市轮着来。我不是贪心的人,就投一笔钱试试,通货膨胀,钱放在银行亏本。”

  “你干脆买国债算了。”程珍雪如是说,“你现在还不能开户,我给你买了,到时候爸妈知道了,肯定怪我。”

  程宝菱笑道:“不会让爸妈知道的,二姐你帮我,要不然,我就告诉爸妈你要炒股。”

  程珍雪眉毛一竖,“瞎说什么,我不炒股。”

  “你肯定会,我看到你去图书馆借的关于炒股的书了!满十八周岁可以开户,你都知道。”

  “你这个小家伙,行吧,但是不许跟任何人说。”

  “放心。”

  程宝菱想起上辈子看小说提到最多的两只股票,找了张纸,写给二姐。

  “泸州老窖、

  四川长虹”,这两个老牌企业发展持久,即使已经忘了当时涨了多少,反正现在买,肯定不会错。

  “你准备的还真多。”程珍雪收起纸条。

  ……

  两日后,程珍雪与两个同学乘火车南下广城,开始了她的毕业旅行。

  程安国担心她们三个女生出远门不方便,再三劝阻都不能打消女儿的决心。

  “爸爸别担心,我同学的父母就在广城开厂子,火车到站,会安排人去接我们的。”

  “那边乱。”

  “没关系,我不会乱逛,偏僻的地方也不会去。”程珍雪保证。

  “可以等志愿填好了再去……”

  “那就要等到七月底了,连头带尾,我就去五天,很快就回来了。”

  父母俩开面包车送二女儿去车站,回来时,程安国感叹一声:“老啦,孩子们都大了,珍秀到了可以结婚的年纪,珍雪也十八岁了,时间过得真快。”

  “确实很快,”何佩瑜有同感,尤其是最近几年忙着生意的事,感觉时间太不够用了,每天恨不得有四十八个小时。

  夫妻俩这四年来两地分居,每年寒暑假才能团聚。瑜记奇味鸭做大后,事情繁琐她一个人分身乏术,珍秀对生意没有兴趣,何佩瑜很想丈夫来帮自己。

  程安国回避妻子的眼光,“佩瑜,其实你不用这么累的。家里这些年不差什么了,房子也有了,三家瑜记奇味鸭每年的盈利额都超过了三十万。”

  三十万块钱是个什么概念,这是程安国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。

  “钱是挣不完的,身体最重要,我们都不年轻了,再过几年就到了退休的年纪,够啦。”

  何佩瑜心里有些失望,自瑜记起来,京市的卤味店也渐渐多了。她要是在瑜记发展不用心,不出两年,瑜记就会在其他卤味店的夹击竞争下落败,,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现在看瑜记的盈利额账面很好看,一旦被别家赶超,这个数额会立马下降。

  吃老本是吃不了一辈子的。

  可惜,丈夫全然不懂。

  “算了。”她无奈地摆摆手,

  终止了这个话题。

  程安国明显感觉到妻子的不悦,他捡高兴的事情说起来。

  “珍雪的估分很不错,可以上北京几所很好的大学。你这个当妈的有没有什么想法?”

  何佩瑜道:“看孩子自己的想法。”

  “专业呢,我觉得读医科很不错,以后当医生,工作稳定,受人尊敬,多好。”

  “随她吧,不过我倒没听珍雪说过她想读医科,我看她挺喜欢数学的,学会计也行。”

  “会计不错,年纪越大越吃香,不愁在国企找不到一份好工作。”

  何佩瑜似笑非笑,“珍雪小时候沉默内向,这几年转了性子,但她绝对是我们四个女儿中最有主意的一个人,只怕她不愿意给人打工呢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001web.net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001web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